当前位置:首页 > 创业 > 正文

开学礼,别让仪式感成为内卷的代名词

  • 创业
  • 2025-09-01 00:22:42
  • 8

在每年的开学季,学校和家长们总爱用各种精心设计的“开学礼”来迎接新学期的到来,从传统的升旗仪式、开学典礼,到近年来兴起的“主题装扮”、“才艺展示”等新潮活动,无不体现出对“仪式感”的追求,在这样一片欢声笑语和精心布置的背后,是否真的有必要如此“卷”仪式感?本文将探讨开学礼的本质、其背后的教育意义,以及为何在追求仪式感的同时,应避免过度“内卷”。

开学礼的初衷与意义

开学礼,别让仪式感成为内卷的代名词

开学礼,作为新学期开始的标志性活动,其初衷在于通过一系列的仪式和活动,帮助学生和教师从心理上完成从假期模式到学习模式的转变,同时增强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,它不仅是对过去学习成果的回顾与总结,更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展望与激励,从这个角度看,开学礼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价值。

1、心理调适:通过特定的仪式,如升旗仪式、宣誓等,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调整心态,从假期的放松状态过渡到新学期的学习状态。

2、集体认同:参与集体活动,如班级合唱、才艺展示等,能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,形成班级的集体认同感。

3、目标设定:通过开学典礼上的教师寄语、学生代表发言等环节,可以帮助学生设定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个人发展计划。

过度“卷”仪式感的弊端

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过度重视,开学礼逐渐被“卷”入了一种形式主义的漩涡中,一些学校和家长为了追求所谓的“高大上”、“有创意”的仪式感,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甚至将此作为炫耀的资本,这种过度“内卷”的现象,不仅背离了开学礼的初衷,还带来了一系列弊端:

1、资源浪费:为了追求所谓的“完美”效果,学校和家长往往需要购买大量的装饰品、租赁专业设备等,这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,还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。

2、压力增加:学生和教师为了在开学礼上表现突出,往往需要提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和排练,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。

3、形式主义:过度的形式化、表面化操作使得开学礼变得空洞无物,失去了其应有的教育意义和价值。

4、教育异化:当开学礼成为一种“表演”而非真正的教育过程时,它可能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厌倦和对教育的误解。

如何避免过度“内卷”,回归教育本质

面对开学礼中的“内卷”现象,我们应如何应对?关键在于回归教育的本质,让开学礼真正成为一次有意义的、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。

1、简化形式,注重实效: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和排场,让开学礼回归简单、实用,可以组织一次简短的升旗仪式后,进行一次师生交流会或学习目标分享会,这样既节省资源又具有实际意义。

2、强调参与与体验:鼓励每位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活动中来,而不是仅仅作为观众或旁观者,通过小组讨论、角色扮演等形式,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。

3、注重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:在开学礼中融入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的内容,可以邀请优秀校友或社会人士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感悟,以此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
4、倡导个性化与差异化: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,避免一刀切的统一标准,可以设置不同的任务或挑战供学生选择完成,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中发光发热。

5、建立反馈与评估机制:对开学礼的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估,了解其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,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和改进活动内容和形式。

开学礼作为新学期开始的标志性活动,其意义在于通过仪式感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归属感。“仪式感”不应成为“内卷”的代名词,我们应回归教育的本质,让开学礼真正成为一次有意义的、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让新学期以一个健康、积极的状态开始,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有话要说...